印度要三路包抄打趴巴基斯坦?前空军司令放狠话:必须防着中国!
#瞭望2025#
2023年4月22日,印度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发生恐怖袭击,26人丧生。 印度一口咬定是“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组织”干的,随后宣布暂停执行《印度河用水协议》,关闭边境口岸,驱逐巴方外交官。 印度前空军司令RGK Kapoor更是在《欧亚时报》上撰文,扬言要“海陆空三线出击打疼巴基斯坦”,甚至点名中国可能插手。这场口水战背后,到底是印巴真要开打,还是印度在演戏转移国内矛盾?
印度军方放狠话:三路包抄“打瘫巴铁”
印度前空军司令RGK Kapoor提出的作战方案,简单来说就是“海陆空三路包饺子”。 按照他的计划,陆军要在克什米尔发动地面战,海军去阿拉伯海封锁巴基斯坦的石油运输线,空军则搞精准轰炸,专挑发电厂、铁路枢纽下手。 他还特别提到,必须让美国冻结给巴基斯坦的3.97亿美元军援,尤其是F-16战斗机的维护费用。
印度军方这么狂,是因为他们觉得巴基斯坦“没资本硬刚”。 印度现役兵力145万,坦克超4000辆,海军还有2艘航母;而巴基斯坦总兵力只有65万,坦克不到3000辆。 但现实是,巴基斯坦去年刚接收了中国的歼-10C战斗机,加上自家“枭龙”Block3,在空中狗斗时反而让印度苏-30MKI占不到便宜。
克什米尔恐袭背后的“甩锅游戏”这次被印度拿来做借口的恐袭事件,发生在克什米尔南部。 当地常年活跃着反印武装组织,但印度每次都把锅甩给巴基斯坦。 实际上,自从2019年莫迪政府取消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,当地冲突就没停过。 光是2023年前4个月,克什米尔就发生了17次交火事件,平民伤亡比2022年同期涨了40%。
莫迪政府这时候高调炒作边境冲突,被外界怀疑是在转移国内矛盾。 印度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掉到4.5%,比去年同期的6.1%大幅缩水;更打脸的是,莫迪力推的“印度制造”计划,手机和汽车生产线接连曝出克扣工人工资、工厂爆炸等丑闻。
印度航母出海摆拍? 实战能力遭质疑
为了配合舆论造势,印度海军5月初把“维克拉玛蒂亚号”航母开进了阿拉伯海。 但眼尖的网友发现,甲板上只停着8架米格-29K,而且都是训练型号。 要知道这艘航母最多能带24架舰载机,现在连三分之一都不到。 印度海军解释说是“例行巡逻”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:真要打起来,这点兵力根本拦不住巴基斯坦从中国买的054AP护卫舰。
陆军方面更尴尬。 印度在克什米尔部署了20万大军,但当地山地战专家透露:“印军60%的炮弹还是上世纪库存,去年试射‘阿卡什’导弹还炸膛。 ”相比之下,巴基斯坦陆军去年从中国买了236门SH-15卡车炮,专克印度T-90坦克。
美国态度暧昧,中国被强行“拉下水”
印度这次特意拉上美国,要求白宫断了巴基斯坦的军援。 但现实是,美国2023年刚和巴基斯坦签了4.5亿美元F-16升级合同,五角大楼发言人说“反恐合作不会停”。 更讽刺的是,印度自己今年也从俄罗斯买了5套S-400,被美国警告可能制裁。
至于中国,印度前司令在文章里反复强调“要防着解放军”。 但实际上,中国外交部4月29日就明确表态:“反对任何国家借反恐搞地缘博弈。”倒是巴基斯坦从中国买的歼-10C已经到货36架,今年2月中巴“雄鹰-2023”联合军演时,这批战机把印度苏-30的雷达信号摸了个透。
核武器阴影下的“极限施压”别看印度嘴上叫得凶,真动手的代价他们承受不起。 印巴都是拥核国家,双方核弹头加起来超过300枚。 2019年印巴空战后,美国情报部门就警告:“当时印度差点动用战术核武器。 ”这次印度媒体炒作“三线作战”,但连自家《印度斯坦时报》都承认:“陆军参谋部评估报告显示,全面战争可能导致至少5万士兵伤亡。 ”
最要命的是经济账。 印度85%的石油靠进口,主要走阿拉伯海航线。 真要封锁巴基斯坦的港口,首先遭殃的是印度的油轮——巴方只要在瓜达尔港部署中国造的C-602反舰导弹,就能威胁整条航线。
土耳其、沙特暗中“递刀子”
印度前司令在文章里还提到要防着土耳其。 这话倒是不假,巴基斯坦去年从土耳其买了4艘“岛”级护卫舰,用的还是中国产的LY-80防空导弹。 更让印度冒冷汗的是,沙特今年3月刚和巴基斯坦签了20亿美元军售大单,包括“彩虹-5”无人机,这些装备随时可能出现在克什米尔前线。
国际关系专家指出,现在印度更像是在玩“狼来了”的游戏。 4月份莫迪的支持率跌到47%,创下5年新低,这时候炒作边境冲突,既能安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,又能试探美国和中国的外交底线。但要是演过头擦枪走火,这出戏可就不好收场了。
